学校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一、概述
九五期间,我校在“教必务实,学必求是,言必达理,行必规范”的校训和“一手抓常规,一手抓教科研”的办学策略导行下,启动实施了以“学会学习、学会教学、学会关心、学会生存”为目标的“金钥匙工程”,拉开了以校本科研为抓手的特色学校创建的序幕,开展了以科研培育办学特色、创建学校品牌的实践创新,使学校纳入“科研兴校,科研强教”的发展之路。
学校依托著名教育家吕型伟领衔的教育部重点项目《二十一世纪中小幼教育现代化研究》,确立了学校《综合性专题活动的实践与研究》的子课题,于1998年开始,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发展形势背景下,以学生熟悉的、与社会生活贴近的题材入手,开展了以“衣、食、住、行和环境”为载体,融各育各科为一体的综合性专题活动,为师生创设了“社会调查、教学渗透和活动展示”三板块实践平台,开始了初中学校“综合教育范式”的构建和探索。这一项以“发展学生综合性学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为主旨的综合性专题活动历经五年,阶段性成果硕果累累,学校的教改热潮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活动中,全校师生积极投入的热情空前高涨,主体性的张扬、创新精神的激发,使东方校园呈现了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初显端倪,教育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十五期间,跨入新世纪大门的东方中学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在综合性专题活动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以积极推进上海市二期课改为契机,将综合性专题活动与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的开发实施融合贯通,着力进行学校综合课程的建设,使综合性专题活动纳入课程化轨道,进一步发展和优化了学校综合教育的办学特色。在实践层面,着力于学校综合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由各备课组、学科组及教师个人自行开发学科类、艺体类、社会生活类拓展型校本课程35门,师生共同参与研究的探究性学习小课题130余个,每学期常规安排兴趣小组20余个,开设兴趣讲座12课时,学生文艺文学社团4个,初步形成了具有东方中学特点的综合课程框架体系,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丰盛的课程“大餐”,构筑师生生命表达、才华展示的大舞台。在理论层面,学校实现了教育科研主课题的延拓和转换,积极参与了由顾泠源、吕达领衔的教育部“十五”重点项目《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的研究》,确定了我校子课题《素质教育视野中课程校本统整的研究》,在学校主课题统领下,全校各教研组开展了课程校本统整的实践探索。80%的教师投入到拓展型、探究型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中,开设了数以百计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精品示范课,多次在区层面进行了展示辐射。综合教育特色活动的版面展示千姿百态、绚丽夺目,成为东方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校本课程与基础型课程实现镶嵌和统整,构建各育各科相容并蓄的综合教育课程框架,逐步将实践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校本性课程资源,创设知识转型中课程校本统整的范型,使学校综合教育办学特色,在统整中不断创新、优化、发展。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确立特色学校创建目标
以综合教育特色建设为主题,先后制定多项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如97年制定《东方中学改革发展补充意见(1997—20xx)》,98年制定的《课题性综合活动对促进初中学生主动发展提高整体素质的实践和研究》实施计划,20xx年制定《东方中学三年办学规划(20xx—20xx)》,20xx年制定《夯实基础求发展,创建特色求品牌——东方中学“十五”发展计划(20xx—20xx)》,20xx年制定《东方中学教育现代化行动计划》,20xx年制定《优化内涵要素,构建绿色教育——东方中学“十一五”发展计划(20xx—20xx)。这些发展计划体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鲜明地提出了创建学校特色的目标和措施。在每个学年度工作计划中都明确提出实施方案的阶段性任务和具体要求。
2、理念导行,专家引领
学校从98年至今先后聘请教育专家吕型伟、顾泠源、郭景阳、徐方瞿、顾传忠、梅仲生、金钟鸣、吴圣苓等来校讲学指导,外请名师黄静华、刘京海及本区施家琦、郑少鸣、吴甫光、查舜明等来校传经送宝,聘请郭德峰为学校教育科研顾问。专家名师的指点引领,为我校创建特色的实践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撑。
3、开展综合教育办学特色专题的校本培训
从98年起,每学期全校集中培训一次(约2课时),带教后备干部、骨干教师专题培训和实践操作(约20课时),由学校主要领导鲍凯歌校长、周静漪书记、贾放副校长主讲,开设了《中学生综合性学力的培养途径》、《开展综合性活动,培养复合型人才》、《综合性专题活动课程的构建与思考》、《综合性专题活动的教育功能》、《综合性专题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办学模式的构想与实践》等专题科目,使特色学校建设的目标得到全体教职工的'认同,形成了师生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十五期间,由鲍凯歌校长和程玲玲书记亲自主持的“探究型、拓展型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为专题的培训每学期1—2次,使学校特色创建保持强劲势头,在传承中不断优化发展。
4、综合教育特色的展示和辐射
1998年—20xx年学校的综合性专题活动实践成果展示,在区层面每学年举办一次,共接待领导、专家及兄弟学校同行约500多人;20xx年—20xx年学校以拓展型、探究型综合课程为主题,成果展示或经验交流,在区层面举办三次;由教育局主办,我校承办的推进二期课改现场会三次。这些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为我区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改发挥了辐射示范作用,在我区教育界及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初步达成了“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争创效果显著,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兄弟学校、社区、师生、家长认可”的目标。
5、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总结推广
学校在办学特色创建过程中,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先后在相关报刊或专著中发表文章十几篇,在学校建校十周年之际,由学校自己出资出版《探索新世纪的综合教育》等汇编集四本,提升了学校综合教育范式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品质。
6、师生主体在综合教育特色创建过程中得到发展
学校综合教育特色创建,全体师生既是生力军又是发展主体。在八年综合教育的创建历程中,学生品行和学业有了长足进步,大部分学生兴趣爱好得以培养,多元智能得到开发,综合性学力得到发展,一大批个性特长鲜明,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升入高一级学校后的后续发展势头良好。广大教师在特色创建过程中教育智慧被激活,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在开展综合性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中闪烁出可圈可点的亮色: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新颖别致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动人场景,颇具特色的育人文化,别开生面的班级管理,标新立异的活动形式,精彩纷呈的课程载体……充斥着东方校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可谓:特色教育培育了特色学生,特色建设造就了特色教师。
7、特色建设的校本管理
我们将创建办学特色的过程管理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开创初就成立了由鲍凯歌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和综合教育特色建设的核心小组。十五期间领导小组又增添了若干名青年干部和骨干教师,建立并不断完善领导管理机制。负责规划目标的确定和每一阶段行动计划的拟定,承担并履行宣传发动、计划实施、检查反馈、校本培训和总结评价等职责,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使经费、人员、外交联络、设施场所得到保证。
8、将特色建设融入“三个争创”活动之中
学校十五期间提出了争创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的“三个争创”目标。特色学校建设是三个争创目标的重要方面,我们将办学特色的创建活动融合到三争创活动之中,丰富了三个争创的内涵,同时也为特色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内驱力,使两者相辅而成、相得益彰。
9、与创造教育基地建设相整合
我校于20xx学年被批准为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下属的创造教育实验基地校。其根本任务是通过开展创造教育的宣传和实践研讨,在学生中开展创新活动,逐步形成实施创造教育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形成创造型人格奠定基础。其宗旨与我校综合教育特色建设目标不谋而合。于是我校将两者有机结合,在活动设计、新课程实施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凸现综合性、创新性两方面因素,在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进行两种思维方式训练,注重学生综合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培养。使综合教育和创造教育成为学校特色教育中的两翼,并发挥各自的功能。20xx年学校被评为“创造教育先进实验基地”,丰富和提升了我校素质教育办学特色的内涵,使综合教育特色增添了“创造”光环。
10、构建富有特色的育人文化
为了形成个性鲜明、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坚持文化立校的理念,着力于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积淀和构建。在特色创建过程中注重文化品味的提升,在打造班级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教研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实践中,提炼和凝结为全校师生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同的精神文化,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我校先后申报了《学校文化校本建设的研究》项目工作室和《在绿色教育理念下,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的市、区级研究课题(已批准立项),力图从办学特色创建的整个历程中丰富东方中学文化底蕴,确立学校教育的轴心和内核,以文化滋养方式培育更多更好的特色学生。